听赵楠闲扯闪电战(七)闪电战之真实意义(1)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运用实例二、典型闪电战的运用:西线战役(1940年5月)2
根据曼施坦因的想法,德军将实行的不只是在地理上的奇袭。以联军预备在开战之后进入比利时这样的一个想定为基础,德军从阿登地区的跃出和突进将切断整个联军与法国基地的联系,而为德军创造出一次歼灭联军主力的有利条件。因此,他的构想中,A集团军群将执行主攻的任务。为获得初步的成功,至少需要两个机动军的兵力。当完成突破并进入联军后方之后,他建议对快速单位的进一步运用,要根据联军的反应而定,一旦侧翼的威胁被克服之后,所有的可用兵力将向北迴旋共同消灭进入比境的联军兵力;至于B集团军群的任务,即为以一个强大的正面进攻牵制位于比利时的联军主力。虽然1940年的西线战役计划是以曼施坦因的观念为主要基本精神,但是真正的实施计划却是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参谋总长哈尔德等参谋本部人员的集思成果。纵然最初参谋本部对于曼施坦因计划抱着持完全敌视的态度,可一旦其获得采纳之后,他们却能以最大的努力和热心研究拟订出了一个以其观念为基础的全新计划。
由于此时希特勒的重心放在新近开辟的斯堪的纳维亚作战上,而曼施坦因又被调往担任一个预备步兵军军长,于是新的“黄色方案”计划即为哈尔德、布劳希奇、伦德斯泰特以及继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的索登斯特恩的共同创作。而且他们所拟出的计划是要比曼施坦因的原始构想还要大胆!在曼施坦因的计划中,事实上还是将快速部队的主力放在B集团军群的建制之下。但是现在他们又增加了三个装甲师于A集团军群的突进集团之中,使得德军在阿登的突破兵力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七个装甲师的装甲大集团的姿态!而这个装甲大集团将集结成一支在同一轴线上进击的单一突进兵力。于是古德里安的名言“一鼓作气,不可节约分散”(其实在此应该用“集中,不可分散”更为合适)得以首度在西线上实现。而这就是造成1940年西线“闪电战”的最高作战指导架构。
从“黄色方案”计划成案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个形成“闪电战”的作战计划完全是参谋本部的思想落实(注意曼施坦因亦是出身自参谋本部),而其宗旨追本溯源仍然可以找到施里芬思想的影子,这个计划无论是就曼施坦因的原始观念或是最后的成案,都是着眼于集中重点运用机动攻势以行围歼对手野战军主力的歼灭会战,而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一次向对手背后进行的迂迴包围行动。在整个计划行动阶段中,被世人视为“闪击英雄”的古德里安唯一的贡献只有在技术上的意见提供而已,也就是当计划制定者质疑于机械化部队是否能通过阿登山地时,古德里安以装甲兵专家的身份提供正确的答案。古德里安并未在任何军事思想观念上对于“黄色方案”有任何的影响。甚至于如果德军所采行的是原来的一个有限目标的计划案,那么古德里安杰出的装甲哲学将永远无法以大规模作战层面的方式呈现出来,果真如此的话,世界上就可能没有一个受后人潜心研究、且优秀的军事理论出现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闪电战2攻略(听赵楠闲扯闪电战七闪电战之真实意义1运用实例二2)》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