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新兴的职业叫做“吓人”,在长春某大型主题游乐园里有一所“丧尸医院”。“丧尸”原是是一种不死生物。这个词来自巫毒教信仰。根据巫毒教信仰,“Houngan”或“Mambo”可以复活死者。复活之后,死者并不会拥有自主意识,并仍被举行复活仪式的人操纵,因此复活的死者就叫丧尸。近年来“丧尸”不仅在电影中出现,在游戏行业也成为了恐怖游戏的代名词,其中《生化危机》《寂静岭》《辐射》《切诺贝利》等游戏都是“丧尸”类游戏的经典代表。在长春一家主题公园的“丧尸医院”里,金璐扮演“丧尸妹”。1988年出生的她说:“我就是喜欢挑战极限的‘女汉子’”。31日是万圣节,金璐说,她将继续翻新自己的吓人手段,为游客带来更加惊悚难忘的体验。本组图片新文化报 记者 白石 摄影
1988年出生的“萌妹子”金璐是长春一家游乐场鬼屋的“吓人师”,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吓人”,让游客尖叫。金璐在鬼屋扮演女护士,每天早上,都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化妆。据网络资料记载,“丧尸医院”一开始源于日本,因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日本游戏产业发达,也带动了其周边产业发展,尤其是1996年有日本老牌游戏公司卡普空推出的《生化危机》系列游戏为代表,衍生出了一些以“丧尸”为主题的娱乐产业,“丧尸医院”就是其中一个娱乐项目。
图为日本一家以恐怖游戏为主题的“恐怖医院”外景,这里是以一整栋大楼为鬼屋,鬼屋的外型是个破旧、凄凉、颤栗的医院,里面和其他鬼屋不同,并没有规定的路线,而是让游客在整个医院里随意行走。这里真正意义做到了身临其境、而设计者在恐怖机关设置方面完全不遗余力、简直就是以吓破你的胆为目标。
里面除了人造的恐怖效果外,还会有很多工作人员化妆成鬼魂,丧尸的摸样在各个角落做些“小动作”,而化妆的水准完全是恐怖电影中的效果。图为日本恐怖游戏主题“恐怖医院”的工作人员。
前段时间山西太原也出现了以恐怖游戏为主题的“丧尸医院”,吸引了众多年轻人体验惊悚的冒险之旅。中新社发 韦亮 摄
图为日本“恐怖医院”场景图。
金璐原本是一名幼师,后因压力太大而辞职。金璐生性胆大,8个月前看到鬼屋招聘,她觉得很新奇,也很刺激,于是来应聘成了一名“吓人师”。爱美的金璐早上在班车上也不忘美一下。
在外人眼中,金璐的外表与她的工作极不相符。妈妈和朋友们起初也不支持她的这份工作,但是金璐喜欢挑战自我,并且认为能让游客尖叫呐喊,释放心中压力,也是给别人的一种快乐。几个月下来,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女汉子一样的金璐。图为早上演出前,金璐在工作室换工作服。
特制的红色颜料,用来化妆。红颜料、绷带、口红,惊悚娃娃、道具止血钳……这些都是金璐每天不离手的工作道具。
演出开场前,金璐和小伙伴们精心准备着。
穿上“血淋淋”的护士服,纱布蒙脸,抱着“鬼娃”,将室内的灯光关闭,“埋伏”在黑暗之中。看见游客来了,她慢慢地转身,瞪着鬼魅的大眼睛,缓缓地伸出手……金璐的“丧尸妹”造型,让游客们膛目结舌。
“血淋淋”的白大褂,纱布蒙脸,手抱“鬼娃”,再加上犀利的眼神,工作时的金璐很投入。
一名女游客吓得捂脸尖叫。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金璐经常看鬼片学习吓人的技巧,制造恐怖气氛。“有时吓完游客,自己也挺有成就感的”,金璐有点自豪地说。
演出间隙打扫表演场地。
工作间隙,金璐休息喝水,工作间内各种惊悚。
趁着下一场的演出间隙补妆。
演出即将开始,金璐匆忙地跑向表演场地。
演出结束,准备卸妆。吓人其实也是有“风险”的,有时游客在受到惊吓时,出于本能会攻击他们。金璐就曾被一位游客的雨伞戳在脸上,离眼睛很近。
“丧尸医院”出口的一角,意犹未尽的几位游客正在和演员合影留念。
上午演出结束后,金璐准备午休吃饭,不少游客认出了她,围着和她打着招呼。
下班前,爱美的金璐仔细卸妆。
金璐也是个手机低头族,午休时和同事玩手机游戏。
午休在食堂吃饭。
“女汉子”金璐其实还是个“萌妹子”。
午休时,调皮搞怪的金璐。
轮岗后的金璐当起了游乐场讲解员。
下班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伴着夕阳,走在回家路上。
金璐天生胆子大,下夜班也敢独自走夜路。
下班后,和家人朋友一起唱歌。
白天只是装扮成“丧尸妹”,化身成“开心鬼”,下班后的金璐,内心仍然有着小女生的柔软。
金璐在家看自己最新录制的视频。为了工作,她还经常看鬼片,从中学习吓人的技巧,制造恐怖气氛,提高吓人指数。有时候吓完游客,自己也挺有成就感的。
晚上睡前看看手机微信。漂亮的金璐曾经是学前班的老师,因为喜欢挑战自我才选择了这份职业,一开始母亲和朋友都不理解、不支持,但金璐认为,让游客体验惊魂的同时尖叫呐喊,释放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也是另一种快乐。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僵尸来了萌妹破解版(萌妹从事吓人工作 国内现游戏主题丧尸医院)》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