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正炒作一场“踢拳传奇 VS 300斤级前大力士”的对决,画风是典型的“哥斯拉遇上小奥特曼”——这里面的关键信息:“踢拳传奇埃罗尔·齐默尔曼220斤”与“GLORY对决!是踢拳规则,不是MMA规则”。
(这是GLORY官网信息,应该是标错或炒作)
这代表着没有巴西柔术这样的“武术外挂”给他以小破大机会,拳、腿、膝成为主要武器;
新闻一出,评论区立刻分成回归原始话题:一些喊“体型决定一切”,另一部分人回以“技术是才是王道”。
相比格斗跨界,这种戏码并不新鲜,每隔几年,格斗世界都要翻新一次“跨体重的老套路”。
真正好看的地方不在“体重有多大”,而在于设定的规则下“怎么才能赢”(因为不十分了解格斗规则与技术差异的粉丝,有时候真的无法get到这类另类赛事的兴奋点)。
(前大力士SIMON)
想要搞明白,我们不妨顺着这次赛事话题,回望几场经典的以小打,你会发现:重量差异,是舞台背景故事;节奏与选择,才是真正故事走向。
小打大无法避开的经典对决,当属“格斗沙皇”那一场。菲多·艾米连科对上“韩国巨人”崔洪万,一个是约106.6公斤、身高183cm;一个是约165公斤、身高219cm。假如看过转播画面会想笑:真的像大人欺负小朋友。
这是一场MMA对决,铃声响起,菲多并没选择“硬碰硬”,而是想用最简单的手段把巨人拖入地面缠斗,结果菲多抱不动韩国巨人,反倒被碾倒在地一顿爆锤,在体重的差距下,地面砸击的菲多毫无还手之力...
终于摆脱对手,菲多再次陷入被对方压制困境,“一拳接一拳”菲多满脸淤青毫无表情,在崔洪万以为占据上风放松警惕时,“格斗沙皇”找准时机——随即十字固收工。体重在那一刻无关轻重,关节技就是一锤定音的筹码。
“以小搏大”的梦幻故事中,美浓轮育久是绕不开的狠角色。
这位“中量级出身”的日系奇人,靠一次次腿锁、跟腱勾把一位位巨人“撅回现实”。
他在2006年,凭借175身高和80公斤体重,击败了身高2米18,体重175公斤的巴西巨人席尔瓦,成为了众多日本拳迷与孩子的心中偶像,日本漫画家甚至创作以他为主角的热销漫画,并送上了“超人”的绰号!
后又接连战胜130公斤的吉米·安布雷兹、149公斤的“野兽”鲍勃·萨普、140公斤的金昌熙、160公斤的崔洪万以及190公斤的“奶油豆”埃里克,成为“怪物杀手”的天敌样本!
你要问有什么秘诀?只是先削力量和速度优势,再拆解对方进攻,最后抓机会找关节。
当然,也有“开局险些被碾压、最后把对手降服”的反转剧情:例如“大牛头人”诺盖拉VS鲍勃·萨普。
比赛初段,萨普倒拔着诺盖拉一次次循环:倒拎—抬起—砸倒,然后一拳拳殴打对方,名声鼎鼎的“大牛头人”像小姑娘般双头乱蹬无从借力,场下惊呼此起彼伏;
直到比赛开始第18分钟,诺盖拉最终咬住机会,手臂锁收尾创造奇迹。
你会发现:巨力像烟火,虽然漂亮璀璨灭得也快;而技术像胶水,只要不被秒杀,就总能把局粘回来。
还有几场“更夸张”的比赛,例如100公斤体重,传闻扫踢达到800多公斤的“左腿之王”克罗地亚战警边跑边打,2:48秒扫踢对方左肋,鲍勃·萨普直接骨折败北被打哭;
能把腿法练到如此恐怖的存在在MMA名人堂中都属罕见,即便老格斗迷们看“战警”的比赛大多都有点不真实;
(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菲利浦维奇)
(被打哭的鲍勃·萨普)
而菲多对战祖鲁,则完全是拳法现实性碾压,毕竟这位巴西巨人赛前号称“从未被击败过”;开场一套典型的“菲多十字斩”后手+平构击倒对方,结果仅26秒,配合一连串地面重拳直送终点。
为什么这次“以小搏大”没有慢工细活?因为体重X速度在某些对位里,反而被出拳线路与起手先机彻底抹平。这种少之又少!
看到这儿,相信各位老铁大概摸出些门道了:体重不是直接加分项,而是“条件乘法”:
①刨除“腿王”这种BUG,如果站立远距离,动量(质量X速度)确实会把优势放大,一记重炮拳的确有可能决定比赛走向,凡是拥有种抓机会的能力,无一不是传奇的存在,能够取得胜利无一不会被称为传奇。
②假如距离被压缩,身体被“贴紧—打断—再贴紧”,大体重的耐力短板会显现;巴柔布置陷阱更容易被触发。
③地面缠斗,关节技会磨平大部分体重优势,技术面被无限放大。
电影《洛奇》中有句经典台词,对应着传统格斗比赛:“没人能够击打得比生活还重,但是这不在于你能挥出多重的拳,而在于你能承受多少重击后,仍能继续向前。”
而跨体重大战的世界里,还要再补上一句:“不是体重多大,而是你会不会选对那一下。”
反观这场“踢拳传奇VS 300斤级前大力士”的对决,给埃罗尔·齐默尔的并选择不多,他能否能够“加冕称王”,菲多和克罗地亚战警正在抱臂观望...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奥特曼拳皇(不能抱摔不能巴柔面对300斤肌肉怪兽)》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