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豆浆,加起来才五块钱?有人光脚跑着就为抢这一口!国贸站地铁口,柜子还没敞开,手机一滑,“食光机”里五分钟早餐就飞了。上班路上,这小柜子实在是救了命。谁还愿意早起半小时,只为嘴里能有热包子?
你敢信,地铁站那个柜子,包子都是提前做好的,骑手凌晨送过来,好几大箱往里一塞。柜子会保温,拿出来就是热乎乎的,扫码一秒就到手。早高峰人堆得跟肉罐头似的,都不耽误买吃的。有人连茶叶蛋都要抢,两个钱一个,买完就钻进地铁。
位置都是卡着来摆的,藏起来怕没人买,太显眼怕堵人。国贸站那柜子,拐弯才能看到,第一次去的人都错过。听说有站台工作人员愁死了,“放哪都不合适,既想让人看见,又怕干扰走路。”你觉得呢,要是放在厕所旁边,谁还愿意买?
便民柜子现在爆火,可地铁生意其实一点不轻松。你看那些包子连锁,巴比馒头一年赚十几亿,开了上千家店,地铁里卖的早餐定价还低,三五块钱能挣啥?美团这么干,根本不是想靠卖包子发大财,而是惦记这站里每一拨人流。凌晨骑手狂送,背后算法推单,提前预判明天谁会买。店里提前准备,没人临时下单,全是批量送货。
地铁商圈,这两年被挖得不像样。肯德基麦当劳扎堆冲进地铁站。长沙的地铁一条线能放好几台早餐车,苏州更狠,直接社区食堂搬进站口。几百人一起吃饭,鸡大块十二块能饱,汤米饭还免费,一点都不高冷。
你别以为地铁站都是赚钱的,实际上亏得吓人。光深圳去年一年地铁赔了三百多亿,每天大概就是一亿。票价低,成本高,每人乘一次将近十五块,乘客花两块二,能撑几年?
造地铁每一公里,就跟烧钱似的。上海新线现在一公里二十亿,哪有地儿空着不想找补?便民柜、鲜花柜,什么都往里放,现在不仅能买吃的,还能下地铁顺便剪个头,买束花,连娃娃机都进去了。
不过铺多少柜子都见效慢。人流量大不代表都愿意买。便利店里商品比地面贵点,大家图方便还是买,但柜子要是放得太偏,有些人宁愿走出去多买几步,不在地铁里浪费时间。
产品也不是乱选,啥垃圾都搬进站,没人要。现在卖得最好的就那几种,包子、豆浆特别稳,SKU控制得紧张,十种以内,有人说口味调整也有用。其实上班族最想要的无非是几点一到,早餐能快递拿到,干净方便。
安全才是真正的底线。有的站点明明人很多,柜子不能放,因为安检的设备挡住了点,人一堆就堵。你别小看这事,安检流线一断,领导就找来了,生意只能砸在那儿。
又有人问,美团肯德基真的靠早餐挣钱吗?其实他们拼的是曝光,每天成千上万人都能看到品牌LOGO,不买也记住了名字。流量变得值钱,柜子只是个媒介。想长远要靠服务,要方便顾客,不是真心做早餐,迟早被人抛弃。不是谁进了地铁就能赚大钱。
将来地铁站还真可能不是光卖吃的,潮流玩具、鲜花、快剪都在试水。有人下班不回家,直接地铁里修理一下,买点早餐顺便带走点花。是不是有点像城市的小型超市?
但你别以为地铁商业容易做。多数站根本没多余空间。专家说中国大多数地铁只能保证通行,想大改商业布局几乎没戏。空间狭小,必须先让人流动起来,商业只能随之迁就。你以为摆个柜子就能发家致富?根本想多了。
地铁工作人员还说,柜子位置稍微被挡一下,生意能差好几倍。安检、通行效率是红线,再多便民设施都得审核才能进。谁愿意被堆满,小商贩砸地铁信誉,大家都不敢随便瞎搞。
通勤族真正满意的,其实是不用赶早,早餐就在进站后顺手买走。不用空着肚子挤地铁,心里踏实,也不算多花钱。柜子、便利店、食堂,要的就是这点方便。如果早点贵了,或者变成预制的冷包子,谁还买?顾客一眼就能看出来里外是不是做假。
都市地铁正在发生变化,柜子越来越多,鲜花也能买,玩具机也进来。有人说地铁以后就是“生活圈”,啥都有,省下一部分到处找店的功夫。
到底是便民还是圈钱?巨头们争着进场,还不是觉得流量值钱。包子生意只是马甲,实际上是抢占未来城市交通入口。谁先站稳地铁核心区,谁就能守住最大流量变现点。
但真拿顾客当提款机,不用心服务,迟早凉凉。最实在的,还是地铁能让人方便。便民、低价、能贴近通勤族,不靠噱头不玩虚的,这才有戏。
有种说法,现在买早餐不重要,未来地铁能不能像商场一样,啥都有?有人会觉得好,省事;有人反感,地铁不该变成卖场。你觉得呢,穿梭在城市地下,究竟是方便生活,还是只换来一口包子?
你愿意为五块钱的包子和豆浆停留地铁站一分钟么?城市便民,到底是为谁服务,巨头布局,你愿意捧场还是转身离开?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地铁饱酷破解版(每天亏损近1亿深圳地铁的救命稻草)》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