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下班没买酱油,母亲炸了锅?网友说这才是中国式亲情里的难题
讲真,最近一个短片火得很,话题说的就是中国家庭那些没头没脑的情感拉扯。
有人说嘛,家长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小尾巴,想让他/她照着自己的心思活,稍微有点分歧就闹得跟天要塌一样。
有个网友提到,自己当年就是因为下班晚了没给家里带瓶酱油,结果母亲都快哭出来了,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点小事都不肯帮忙,养你那么多年,结果就这样?
这声音一听,哪个省份的人听了不犯愁哦。
你去看那个短片,里面的妈妈就是典型,天天在家,丈夫上班不见人影,家务自己搞定,反正日子也没啥盼头。
她对娃的期望跟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哪怕是捏个包子,都恨不得把娃揉回自己肚子里。
说实话,不少家庭主妇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换言之,不一定都这样死板。
但有些妈妈就是认定,孩子是她的全部,她的生活就围着孩子转。
讲到“情感勒索”,说白了就是家长嘴上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背地里拿这个当令箭,啥要求都能合理化。
不答应就揪着不孝顺不懂事,逼得孩子心里一团乱麻,像欠了银行贷款。
你要是解释吧,有些家长能把一件小事吵到家族群里都跟着热闹。
说不准哦,很多人小时候就被这种奖惩模式带大的,被宠坏的习惯了被顺着,被压着的就习惯了自己憋着。
其实,这种模式里的误会挺多,有时候是真的亲情,更多时候是亲缘里的较劲。
以前有个同事说,自己妈妈“人我界线不清”,觉得娃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娃的生活她都得插一脚。
反正就这事,东北的、四川的、广东的都能遇到,没啥地域偏见。
你要是长大了,意见跟家长不一样,他们立马就说你“翅膀硬了”,觉得你看不起他们,有时候甚至能扯到祖宗八代。
说句实在话,这种事真心谁家都有,情感拉锯跟拔河一样,谁也不想松手。
到底怎么破局,说不准哦。
反正大家都还在摸索,谁也没捉到那个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中国式家长破解版游戏(中国式父母的悲哀)》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