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更新了一项功能,令网友拍手称快。
看上去虽是“小修小补”,却被网友们狂赞为“及时雨”“后悔药”。
微信上线了“删除聊天可撤销”功能。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小心删除与好友的聊天对话。
系统会立马弹出一条提醒,提示你5秒内撤销,就能立马恢复聊天记录。
这对于“手滑党”来说,简直不要太香。
此外,微信还上线了另一个更大的“后悔药”。
在删除联系人时,新增了“删除联系人同时清除聊天记录”的选项(默认不勾选)。
如果未勾选,即使删除好友也能保留与对方的聊天记录。
关键是,删除后对方不会收到通知。
如果想重新加回对方,直接点击顶部的“对方还不是你的朋友”即可。
无需额外验证,且聊天记录完整存在。
这对于误删好友、吵架后想和好,或单纯想清理列表但保留记录的用户来说,非常实用。
对于这两大功能,网友们集体表示“太救命了”!
来源:视觉中国
你有没有因为微信,
深夜“emo”过?
刷到一则帖子,读来感同身受。
博主称,她与三个好友去洞庭湖游玩,去之前她挨个私聊讨论。
朋友们也积极响应,纷纷出谋划策。
但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她误删了一位好友的聊天记录。
关键是,删掉的,是这位好友熬夜整理出的超全攻略。
等她反应过来,已经是大半夜了,既找不回聊天记录,又不好意思打扰对方。
她心里盘算着,要是对方知道了,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懂珍惜;要是瞒着对方,旅行过程中说起来,会不会露馅;随后她又开始自责。
就这样,整整一晚上,博主都在内耗中辗转难眠。
博主的经历,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一段往事。
去年,我听从单位安排,调到了一个新团队。
一次,我把一个项目方案发给团队主管,主管仔细批阅后,提出来不少整改意见。
我本想好好整理出来,却又忽然打算先清理一下微信里的垃圾信息。
结果,也是阴差阳错的,把主管的聊天记录删了个干净。
我完全慌了神,但为了工作进度,只能厚着脸皮再向主管要。
不承想,主管竟半天没回复我。
于是我也开始胡思乱想,担心主管挑我毛病,怪我没责任心。
就这样纠结到下班,才总算收到主管回复。
原来他只是一直在开会,没空看手机。
通过这件事,我愈发感觉到网络平台带给我的内耗。
这种无法“面对面”的交流,总是给人预留很多遐想空间。
我还有个很深的感触,除了聊天出bug,朋友圈也带给我不少困扰。
生怕说错话,被领导同事看见,生怕做错事,引来嫉妒、反感。
因为微信患得患失,怕是当代人的集体困惑。
网上曾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活得最辛苦?
我最认可的一个回复就是——拧巴。
为了一点小事,心里别扭着,不断内耗,是最折磨人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在矛盾中反复拉扯呢?
来源:视觉中国
太敏感别人的反应,
人际关系就是走不出的泥潭
之前,微信还有个新功能登上热搜。
这个功能是——微信可以不接收共同好友点赞提醒了。
打开朋友圈的消息列表,进入消息管理,可以开启“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
这一功能让不少人的朋友圈变得“安静”了。
毕竟在以前,很多人非常敏感这个小红点。
尤其碰上跳赞情况,心里那叫一个不爽。
就像网友@小叶子分享的,她们宿舍6个人出去玩,都发了朋友圈。
其中就有一个同学,挨个给人点赞,偏偏“跳”过她的,视而不见。
每每点开小红点,看见这位同学与其他人欢快互动,她就免不了胡思乱想。
直到想得自己心烦意乱,发誓再也不看朋友圈,也缓解不了郁闷的心情。
你是不是微信的“敏感用户”?
聊天的时候,别人提一点意见,表达一点不满,你就往心里去;
发圈的时候,忐忑地思量着别人的点赞、评论?
在抬头不见低头朋友圈见的今天,如果太敏感,那受罪的只能是自己。
我曾经也是一个心思敏感的人,还差点因此失去一个朋友。
前段时间,我结识了写作圈的一位同行,非常聊得来。
可有那么几天,总是聊着聊着,她就突然就不回我了。
我反复安慰自己,没关系没关系,对方肯定有事忙去了。
但次数多了,我心里就打起了鼓:“她肯定是烦我了”。
思来想去,我直接把她删了,可没过几天,我听说她是最近家里孩子病了,忙得不可开交。
要是当时,微信有“偷偷加回删除好友”的新功能就好了,我也不至于自责很久。
好在,前几天她主动加了我,还不计前嫌地和我分享写作经验,我这才停止了内耗。
她说她从来没有针对我,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我太敏感了。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没必要太在意。
不小心删了聊天记录,大胆承认就行,该怎么交往就怎么交往;
朋友圈偶尔被冷落也没关系,我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就行。
改变一下“敏感体质”,把玻璃心换成钢的。
别总想着“别人怎么想”,多思考“我要怎么做”。
如此,我们才能松弛下来,远离内耗。
来源:视觉中国
一半看清,一半看轻,
心就不累了
有位学统计的博主,曾给自己的朋友圈做数据分析。
上大学的时候,他有七八十位好友,每次发圈,点赞率是35%;
后来参加工作,社交圈人数多了,点赞率却逐年下降。
微信好友中,真正的好友占比10%,同事50%,杂七杂八的微商、各行业销售有40%。
这就导致了他现在发圈,点赞率低至了5%,有时候甚至是零。
起初,博主很郁闷,感慨人与人之间的“渐行渐远”。
但慢慢地,他看开了,“人生这趟旅程,没几个人陪伴我们走完。”
缘分深的,或许能并行一段路,缘分浅的,就只是打个照面了。
所以,不必看重所有人,不必紧张所有关系。
一半看清,一半看轻,心就不那么累了。
为什么你会紧张不小心删除的聊天记录,为什么对有些人删了加,加了删。
究其根本,都是把关系看得太重,把事情抛在了脑后。
我很认可一个观点,叫“事在人先”。
真正厉害的人,生活中都是有所侧重的。
就比如,不小心删了重要的聊天记录,他们看重的也是怎么把事做好,看轻的是“别人会怎么想”。
很多时候,事办好了,人际关系中的痛苦,自然没有了。
阿德勒的《不内耗:阿德勒自我超越之书》中有个观点:所有的想不开,根源都在自己。
阿德勒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本身不复杂,复杂的是你怎么看它。
碰上问题,想破脑袋也无济于事,我们要做的,是积极成事。
来源:视觉中国
写在最后
你还记得自己多年前,下载微信的初衷吗?
是不是为了生活的便捷与美好?
别忘了这份初心,别让自己的“敏感”取代本属于你的幸福与快乐。
大大方方做自己,轻轻松松用微信,心态平和了,外面的世界就不乱了。
人生路漫漫,心宽万事休。
放轻松,慢慢走,终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瑾山月。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买武器折麽小人游戏(微信上线后悔药功能网友救了命了)》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