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又吐了,去一趟医院八百块没了。
”
这句话在铲屎官群里一出现,后面准跟一排“+1”。
有人干脆把工资条甩出来:月薪六千,猫占两千,活得比人精致。
可就在大家哭穷的时候,隔壁小区的老王默默晒了年度账单:一只橘猫,全年只花了两千五,还胖成煤气罐。
差距怎么拉开的?
不是抠,是信息差。
去年开始,宠物医院悄悄卷起来了。
深圳、成都、杭州先后把“大宠爱”“福来恩”拉进集采名单,一支驱虫药从百元跌到六十,跟团购奶茶似的,直接打六折。
别嫌便宜没好货,药还是那管药,只是中间商被踢出局。
想捡漏,先搜“城市名+宠物集采”,政务网会弹出名单,定点药房扫码就能买,比蹲双十一还干脆。
更离谱的是保险。
以前听见“宠物医保”自动划走,觉得智商税,现在打脸了:五百块年费,拍个X光能报九百,一次就回本。
条款也接地气,把“吞异物”这种猫界日常写进清单,等于给好奇宝宝上了个意外险。
买之前记得抠字眼,免赔额低于200、报销比例高于70%的才值得下手,其余都是耍流氓。
硬件也在跌价。
小米喂食器新款降到249,连上App,出差也能远程加餐,省掉一次上门喂猫就回本。
想再省,去闲鱼搜“公司礼品”,九成新转手价直接腰斩,发票还在,保修没跑。
顺带带一个智能砂盆,猫刚埋屎,手机立刻推送“今日便便形状异常”,比亲妈都紧张,早发现少跑医院。
小病自己治,大病先问云医生。
现在“宠物云问诊”三十块挂个号,上传视频,医生三分钟回你:是毛球症还是猫鼻支,要不要去医院拍片,先吃益生菌还是直接抗生素。
省掉挂号排队应激,猫少受罪,人少花钱。
真严重,再去线下,保险还能兜底,完美闭环。
吃的部分也有暗杠。
超市关门前,三文鱼边角料会贴黄标,二十块能买一大盒,回家沸水烫十秒切丁,分装冷冻,够猫吃半个月。
想偷懒,找本地猫鲜食作坊,月订二百七,每天冷链送到家,比进口罐头便宜一半,配料表干净到人能吃。
记得留好小票,万一吃吐,保险还能理赔,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玩具就别交智商税了。
快递纸箱留一个,裁三刀变城堡,猫钻到起飞。
猫抓板买瓦楞纸裸板,不带印花,二十块三块,能用半年。
猫窝直接拿旧卫衣套纸箱,喷点猫薄荷,猫进去就秒变广告模特,还自带你的气味,安全感爆棚。
算总账:
集采驱虫药一年四次240,保险五百,智能喂食器闲鱼150,云问诊两次60,鲜食月订十二个月3240,零花玩具100,合计4290。
再退掉保险返现两百,闲鱼出掉旧猫砂盆回血一百,最终落地四千上下。
要是连鲜食都自己做,成本直接砍到两千五,猫照样油光水滑。
最后一招:加小区“猫车群”。
有人拼单就甩链接,没人拼就蹲管理员@全体,半年下来,纸巾、猫砂、疫苗券全都有人一起砍,省下的钱给猫多买两包冻干,它不香吗?
养猫不养穷,靠的是信息,不是钱包。
今晚就去搜自家城市有没有集采名单,把保险比价表扔群里,让姐妹们一起抄作业。
省下来的钱给自己点杯喜茶,猫不介意,它只介意罐头里有没有真鱼。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ios城堡猫攻略(资深铲屎官的坦白局这5个养猫省钱法)》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