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邻居王姐遇上件糟心事儿——在网上买了台洗衣机,用了不到半个月就不脱水,联系商家好几次,对方要么说“过了售后时间”,要么就推给快递,来回踢皮球。王姐一开始没辙,跟我念叨“这钱是不是就白花了”,后来听社区网格员说有官方投诉渠道,试着按步骤反映,没过5天,平台就联系她给换了台新的,还上门取旧机。她后来跟我说:“以前总觉得遇上不公没处说,没想到这些渠道真管用,不用吵架也能解决问题。”
生活里谁都可能遇上类似的事儿:买东西遇假货、装修被工人糊弄、物业不作为、工资被拖欠……遇上这些事,别着急上火,也别想着“忍忍就过去了”,现在有几个官方投诉渠道,都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的,不收费、流程透明,只要你把情况说清楚、材料准备好,大多能有回应。关键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渠道咋用,或者觉得“手续麻烦”“没人管”,今天就把这3个最实用的渠道掰开揉碎说清楚,步骤、注意事项都讲明白,以后再遇上事儿,不用慌,照着做就行。
先说明白,这些渠道不是“万能的”,但针对咱们普通人常遇的消费、劳动、生活服务类问题,都能管,而且是“官方管”,比自己找商家、找对方扯皮管用多了——毕竟这些渠道背后是相关部门盯着,对方不敢随便敷衍。
第一个:12315平台,管所有“花钱买东西/服务”的事儿,手机上就能操作
不管是线上买东西(比如网购衣服质量差、直播间买的家电坏了没人修),还是线下消费(比如在超市买了过期食品、理发店办卡后店家跑路、装修公司偷工减料),只要是“花钱消费”时遇上不公,都能找12315。这个平台是市场监管总局办的,全国通用,不是地方小渠道,对方再大的商家也得配合处理。
咋用?步骤特别简单,不用下载APP,微信或支付宝搜“12315”小程序就行,我帮同事李哥操作过一次,前后不到10分钟。
第一步,先填“投诉方信息”,就是你自己的姓名、电话、地址(不用太详细,大概地址就行),确保能联系上你;
第二步,填“被投诉方信息”,这步很关键——得知道对方的全称(比如网购要填店铺营业执照上的名字,不是APP里的昵称;线下店家要填招牌上的完整名字),要是不知道全称,网购的话在订单详情里找“商家资质”,线下的话看店家墙上挂的营业执照,记下来填进去;
第三步,说清楚“投诉内容”,别写一堆情绪话,就说事实:比如“3月15日在XX平台XX店铺买了XX品牌洗衣机(订单号XXX),3月20日使用时发现不脱水,联系商家后对方拒绝售后(有聊天记录截图)”,再写你想解决的需求,比如“要求更换新机”“要求退款XX元”;
第四步,上传材料,把订单截图、聊天记录、商品问题照片(比如洗衣机不脱水的视频、过期食品的生产日期照片)传上去,材料越全,处理越快;
最后提交,提交后会收到一个投诉编号,在小程序里能查进度,一般7个工作日内会有工作人员联系你,要么是市场监管局的人核实情况,要么是商家主动找你协商。
我身边好几个朋友用过这个渠道:同事小张在网上买了双鞋,穿了一周开胶,商家说“穿过就不能退”,他走12315投诉,3天后商家就同意退货,还承担了运费;楼下刘叔在菜市场买了袋发霉的面包,找店家不退,打12315后,市场监管所的人去查了店家,不仅给刘叔退了钱,还罚了店家的款。
这里要注意:投诉得在“事发后1年内”提,过了时间就不好受理了;而且得是“你自己的消费”,帮别人投诉不行,比如你帮爸妈买东西遇问题,得用爸妈的信息投诉,或者让爸妈自己操作。
第二个:12345政务服务热线,管“生活里没人管”的杂事儿,打个电话就有人对接
要是遇上12315管不了的事儿,比如物业不作为(垃圾堆门口没人清、电梯坏了不维修)、小区周边噪音大(广场舞到半夜、工地凌晨施工)、暖气不热、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甚至是找工作被中介骗了、工资被老板拖欠,都能打12345——这个热线是“市长热线”的升级,不管你在哪个城市,打当地的12345(不用加区号,在外地打就加当地区号),所有问题都会被转交给对应的部门处理,比如物业问题转住建局,噪音问题转环保局,欠薪问题转人社局。
我表姐去年就靠12345解决了物业问题:她住的小区物业收了物业费,却半年不清理楼道垃圾,电梯坏了一周没人修,业主群里吵了好几次没用,她打了12345,说清楚“XX小区(具体楼栋)物业半年不清理楼道垃圾,3号楼电梯坏了7天没修,物业费已交(有缴费记录)”,当天下午就有街道办的人联系她,第二天物业就安排人清了垃圾,电梯也修好了,后来街道办还回访问她满不满意。
打12345有两个小技巧:一是说话别绕,先报地址(XX区XX街道XX小区/XX公司),再讲事儿(比如“物业不清理垃圾”),最后说需求(“希望物业3天内清理,以后定期打扫”),越具体越好,别只说“物业不好”;二是记好接线员给的“工单编号”,要是过了3天没回应,再打12345报编号问进度,接线员会帮你催对应的部门。
还有个情况:要是你遇上的事儿比较复杂,比如工资被拖欠好几万,打12345后,人社局的人会主动联系你,教你准备劳动合同、工资条这些材料,帮你走劳动仲裁,不用自己跑部门问流程——我表哥去年在工地打工,老板欠了他2万块工资,打12345后,区人社局的人帮他对接了法律援助,最后通过仲裁要回了工资。
第三个:国家信访局网上平台,管“长期没解决”的难事儿,网上提交不用跑现场
要是遇上前面两个渠道没解决的事儿,比如问题拖了很久(比如物业乱收费拖了半年没处理)、涉及多个部门(比如小区违建,城管说归规划局管,规划局说归城管管),或者你觉得处理结果不公平,就能上“国家信访局”官网(或者微信搜“国家信访局”小程序)提交诉求。这个渠道是直接对接各级政府,能把你的问题转到对应的上级部门,比找当地部门更有力度,但要注意,得先找当地部门处理过,没解决再走信访,不能直接跳过当地找上级。
我老家的堂叔就用这个平台解决了宅基地的问题:他在村里申请宅基地,村委会拖了一年没批,找镇里也没回应,后来在国家信访局小程序提交了诉求,写清楚“2022年10月向XX村村委会申请宅基地(有申请材料),至今未获批,多次找镇政府咨询未得到明确答复”,还上传了申请材料和跟镇里沟通的记录。没过10天,县自然资源局的人就联系他,核实情况后,帮他协调了村委会,一个月内就批了宅基地。
走这个渠道要注意三点:一是必须“如实反映”,不能捏造事实、夸大情况,要是提供假材料,会被记录在信用档案里,影响以后办事;二是要“逐级信访”,先找村委会/社区、镇政府/街道办,没解决再找区政府/县政府,最后再走国家信访局,不能直接找最高级;三是提交后会有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可能会打电话跟你确认,一定要如实说,别回避问题——比如你说“物业乱收费”,就得说清楚收了什么费、收了多少钱、有没有收费依据,别只说“乱收费”却拿不出证据。
最后再跟大家说句实在话:遇上不公别忍,也别慌,现在这些官方渠道都是为了解决咱们普通人的问题设的,不是摆样子。关键是你得知道渠道、会用渠道——比如买东西遇问题先找12315,生活杂事儿找12345,难事儿拖事儿找信访平台,步骤都不复杂,手机上、电话里就能操作。
你之前有没有遇过需要投诉的事儿?比如用12315退过货、打12345解决过物业问题,或者走信访平台处理过难事儿?要是你对这些渠道的操作还有疑问,比如不知道怎么查商家全称、不知道信访要准备啥材料,都能在评论区聊聊,大家互相分享经验,让更多人知道这些靠谱的解决办法,遇事儿不用再闷着、忍着。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密室逃脱3攻略电梯(遇事儿别闷着3个官方渠道能帮你解决问题)》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