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版游戏不能登录(逢四说法二手游戏账号无法登录)

破解版游戏不能登录(逢四说法二手游戏账号无法登录)

admin 2025-10-08 看点 5 次浏览 0个评论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信息网络买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件日常用品,大到虚拟世界的游戏账号,都可能成为交易标的。然而,这种依托网络进行的交易,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因虚拟性、跨地域性等特点,潜藏着不少法律风险。近日,江南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游戏账号交易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逢四说法】二手游戏账号无法登录,能否要求卖家退款?

基本案情

2022年10月9日,李某向魏某支付1045元,购得魏某转让的游戏账号。交易当日,魏某通过微信向李某交付游戏账户、密码,并完成李某手机号的换绑操作。李某接收账号后,自行变更了游戏账号密码并正常使用该账号。

【逢四说法】二手游戏账号无法登录,能否要求卖家退款?

2023年9月15日,李某发现无法登录上述游戏账号,遂向游戏公司客服举报。此后,李某就账号无法登录及后续处理事宜,多次与魏某协商,因双方对责任认定、解决方案存在根本分歧,协商未果,李某遂诉至法院,引发本案诉讼。诉讼中,原告李某主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被告魏某应退一赔三赔偿原告李某4000元。

【逢四说法】二手游戏账号无法登录,能否要求卖家退款?

法院判决

江南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李某向被告魏某支付款项购买游戏账号,双方成立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关系。被告魏某收取价款后,已完成游戏账号、密码交付及手机号换绑,原告李某实际使用账号已超一年。原告李某主张被告魏某违约、欺诈,案涉游戏账号交易时,被告魏某明确告知原告李某自己非原始注册人,原告李某作为买受人,负有对账号密保信息等开展全面、及时保护的义务,然而原告李某未能就已履行该义务提交相关证据;且原告李某收号后自行修改密码,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因被告魏某原因导致无法登录游戏账号。

综上,原告李某所举证据不足以支撑其诉讼主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江南区法院对原告李某要求被告魏某承担退一赔三等责任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李某对一审判决不服,后上诉到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期间,李某提交证据,法院组织质证后认为,该证据无法证明魏某交易中存在欺诈。除交易方式、账号来源外,一审认定其余事实属实。另查明,魏某在某交易平台账户曾出售多个游戏账号,案涉账号系其亲属陈某从案外人刘某处购得,由魏某通过某交易平台向李某交付账号、密码并换绑手机号。结合全案,现有证据仍无法证实被告魏某存在违约或欺诈,故维持一审判决,对原告李某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主办法官 林尧

信息网络买卖合同中,交易完成后,买家需尽到账号保管义务。交易游戏账号这类虚拟财产时,买家明知卖家不是原始注册人,后续就得对账号密保设置、密码管理等负起责任。因为账号交付后,实际控制权在买家手里,若因自身保管不善(比如没及时强化密保、密码设置简单易被破解等)出现问题,很难让卖家担责。本案中,原告修改了密码却无法自证账号问题源于被告,就难以主张权益。同时,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欺诈退一赔三”,必须有证据证明卖家存在故意欺骗行为,比如故意隐瞒账号无法使用风险、伪造账号权属等。

法官提醒:网络交易平台虽提供交易渠道,但交易双方仍是权利义务主体。账号、虚拟财产的“安全保护”,买家卖家都得留点心!交易时要留存好沟通记录、交易凭证,比如聊天里关于账号权属、功能的约定,付款截图等。一旦遇到问题,及时固定证据,像账号无法登录时的系统提示、与对方协商的记录,这样在维权时才能有理有据,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购买游戏账号这类虚拟财产,本身就有一定风险,因为虚拟财产权属、平台规则都可能影响交易稳定性,大家要谨慎交易,提前了解平台政策和账号来源,降低法律风险。

撰稿:陆昶明

编辑:梁 柯

校对:叶婧涵

审核:李 想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破解版游戏不能登录(逢四说法二手游戏账号无法登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