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舞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今年是龙年,广东人也随之把舞龙的魅力展现到了极致。有外省网友都表示,现在舞狮都少见了,这辈子见过的舞龙场面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在广东地区,舞龙这一项活动却渗透到了各地的民间之中,长盛不衰。
2006年,广东湛江的人龙舞和广东汕尾的滚地金龙同时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08年,广东中山的醉龙、广东揭阳的烟花火龙舞、广东江门的纱龙、广东佛山的人龙舞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红包
红包在广东叫利是,它没有包含太多的物质价值,而是更多体现在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上,不管包的金额多与少,它都代表着一份真切的祝福、一种暖暖的心意,既没有任何攀比之心,也没有任何炫富之意。
年年过年的时候,关于广东利是的话题必然是被全网讨论得最多的,大家就是想不明白,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就唯独广东的过年利是成为全国一股清流呢!为何就无法在全国推广。事实上,除了过年利是之外,广东的随礼利是、广东的彩礼同样也是排在倒数的位置。
三,中医
中医拥有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历史,不管是防病还是治病,不管是保健还是养生,都是确凿、可行、有效的,然而从清末开始,由于国运的衰弱,关于中医文化的存与废便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然而广东人却对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深信不疑。
古往今来,中医从来没有在广东民间熄灭,任何药店都少不了中药区,凉茶铺遍布在每个街头角落之中,广东人做的菜、广东人煲的汤都蕴藏着深厚的中医和中药概念,每个广东人对于中医都最少是“略懂”。
四,醒狮
醒狮是中国人、海外华人节庆日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广东的醒狮更是震撼全国、威震海外,就在不久前,一个广东揭阳小女孩的舞狮视频才火遍网络,就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转发和点赞。
一位河南的网友感叹说:“对于舞狮的传承,我由衷地佩服广东人,希望能快速推广开,像我们这里,北狮曾无比兴盛,可到了今时今日,它却被我们给丢失了,太可惜了!为什么我们就不学广东人那么爱护着自己的传统呢!”
五,祠堂
很多网友都发现,祠堂习俗的浓烈程度大体上都是从南到北递减,从祠堂数量来看,第一名是广东,第二名是福建、第三名是江西,其中,祠堂文化最为兴旺的地方也是广东,不管是广东哪一个民系的人,大家对待缅怀先祖、追根溯源的态度都是一致的。
有人说,宗祠文化是广东民风民俗的根本,是岭南文化的根基,这种说法确实非常有道理,不管任何一个传统节日,不管任何一个家庭性的特殊日子,广东人都秉承着“先敬先祖后敬人”的传统,都不忘到宗祠拜祭一番。
六,龙舟
说到广东地区龙舟赛,那同样也是天下无敌般存在,“极速漂逸”、“甩尾过考石角”、“丝滑过弯”、“无缝倒挡”,每一个动作都可谓干净利落,有网友笑言,原来广东的房东们个个都身怀绝技、深藏不露,即使辽宁队全速撞过来,相信他们也能够完美闪避。
近年来,广东的龙舟热不但弘扬全国,甚至慢慢向全世界推广,在去年的时候,当广东地区的龙舟赛场面上传到外网的时候,很多外国网友都纷纷投向关注的目光,有一位外国网友惊叹道:“这个比我们这里的皮划艇刺激多了,我的上帝,快把它带来我们这里。”
七,武术
武术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在全国各地也得以流传,从清朝开始,广东便成为了我国习武风尚最为浓厚的地方,没有之一。洪熙官、方世玉、铁桥三、苏乞儿、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众多民间传奇人物都是广东人,而广东佛山更是有着“中国武术之乡”之称。
事实上,广东的很多传统文化都是环环相连的,例如,醒狮元素也包括着武术元素,而广东的家族祠堂也是南派武术的重要发祥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漂逸传奇破解版(广东七大传统风俗被快速推广)》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